-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駿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急性腎損傷根據病因發(fā)生的解剖部位,可分為腎前性、腎性、腎后性、腎間質和腎血管性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y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8-03 18:40
1.腎前性:因血容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等導致,如大量失血、脫水。
2.腎性:包括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和腎血管病變,如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小管壞死。
3.腎后性:由尿路梗阻引起,像腎結石、前列腺增生。
4.腎間質:藥物過敏、感染等可引發(fā),例如某些抗生素過敏。
5.腎血管性:腎動脈栓塞、腎靜脈血栓形成等所致。
了解急性腎損傷的解剖部位分類,有助于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包積液? 隨著臨床檢驗的水平提升,心包積液在病人中的檢出率明顯上升,可高達8.4%,大部分心包積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現臨床征象。少數病人則由于大量積液而以心包積液成為突出的臨床表現。當心包積液持續(xù)數月以上時,便構成慢性心包積液。導致慢性心包積液的病因有多種,大多與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