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歲女性乳腺癌術后多年轉移,如何治療?
女 50歲、絕經(jīng)四年, 04 年 3 月左乳腺癌進行擴大根治術。術中所見腫塊約 4*6CM, 標本中8 個淋巴6 個受侵潤。免疫組化為: ER , PR ,CerBb-2 。 術后五年余(2009年 9 月)經(jīng)抽胸水化驗,確診為右上肺轉移,肺部腫塊1.5公分,并伴有少量胸腔、心包積液。 術后七年(2011年05)右鎖骨出現(xiàn)淋巴結,經(jīng)穿刺為乳腺轉移,免疫組化變化為:ER( ~ ) PR(-) CerBb-2(-)。 近日,自覺右鎖骨和頸部淋巴結增長速度快,脖子轉動有影響,并伴陣發(fā)性疼痛,淋巴外表處溫度比其它部位稍高。2012年8月31日CT提示:右肺門上部見2.7*3.6左右軟組織密度影(09年10月1.5*2.5公分),兩肺見散在分布片狀稍高密度影,邊緣欠清。右側鎖骨上窩及右側頸部見數(shù)枚腫大淋巴結影(2011年10月基本消失),較前片增多增大,邊緣尚清。右側腋窩見3.8*2.1左右淋巴結影(最近發(fā)現(xiàn))。 目前精神佳,體力較好,飲食、睡眠正常。 術后行表阿霉素,環(huán)磷酰胺, 5-FU化療 6 個療程 ,左鎖骨上下區(qū)、左肺放療,三苯氧胺常規(guī)服五年。 術后五年余(09年10月)肺轉移時用艾素和順鉑;諾維本和擇菲;健擇和順鉑各2個療程(共6個療程)化療,腫瘤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增大,X 刀放療,腫瘤維持原大小。 11年5月開始服來曲唑,半年后右上肺腫塊明顯縮小,胸腔、心包積液消失。服用20個月后(12年2月)因鎖骨出現(xiàn)淋巴結停藥。 隨即(12年2月)改服阿諾新4個月,因鎖骨淋巴稍增大,停藥。 12年7月因鎖骨淋巴較大,經(jīng)腫瘤化療藥物體外敏感測試,對紫杉醇敏感,即用紫杉醇和希羅達化療6個療程,鎖骨淋巴(注:化療前右鎖骨上窩處部分淋巴結融合成約2*3.8CM)幾乎完全緩解,肺腫塊(化療前3.2*4公分)縮小1.5*2.5公分。再單獨口服希羅達四個療程,至鎖骨出現(xiàn)細小淋巴結停用。 接著(2012年2月)口服瑞寧得至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繼躍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三級甲等
呼吸科/胸部腫瘤內科
-
該 50 歲女性乳腺癌術后出現(xiàn)多處轉移,包括肺部、鎖骨及頸部淋巴結等。治療涉及手術、放療、化療及內分泌治療等多種方式,且治療方案根據(jù)病情變化不斷調整。 1. 疾病介紹: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生與遺傳、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有關。癌細胞可通過淋巴和血液轉移到其他部位。 2. 手術治療:患者早期進行了乳腺癌擴大根治術,切除腫瘤及周圍組織。 3. 放療應用:對左鎖骨上下區(qū)、左肺進行放療,以控制局部腫瘤。 4. 化療方案:先后使用了表阿霉素、環(huán)磷酰胺、5-FU、艾素、順鉑、諾維本、擇菲、健擇、紫杉醇、希羅達等多種化療藥物。 5. 內分泌治療:服用過三苯氧胺、來曲唑、阿諾新、瑞寧得等藥物。 6. 治療調整:根據(jù)腫瘤變化及藥物敏感性測試,及時更換治療方案。 對于乳腺癌轉移患者,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個體化制定,并密切監(jiān)測病情變化,適時調整治療策略。
2024-12-01 17:2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包積液? 隨著臨床檢驗的水平提升,心包積液在病人中的檢出率明顯上升,可高達8.4%,大部分心包積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現(xiàn)臨床征象。少數(shù)病人則由于大量積液而以心包積液成為突出的臨床表現(xiàn)。當心包積液持續(xù)數(shù)月以上時,便構成慢性心包積液。導致慢性心包積液的病因有多種,大多與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