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葉澤兵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腹部傷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的處理原則包括快速補液、止血、監(jiān)測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通暢、防治感染等。 1. 快速補液:及時建立靜脈通道,輸入晶體液、膠體液等,以補充血容量,維持有效循環(huán)。 2. 止血:根據出血部位和情況,采取壓迫止血、手術止血等方法,控制出血。 3. 監(jiān)測生命體征: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等,及時了解病情變化。 4. 保持呼吸通暢:確?;颊吆粑劳〞?,必要時進行氣管插管或切開,給予吸氧。 5. 防治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和控制感染。 腹部傷合并出血性休克是一種嚴重的情況,需要遵循上述處理原則進行緊急救治。快速有效的處理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預后。在處理過程中,需嚴格遵醫(yī)囑進行各項操作。
2025-03-06 07:4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出血性休克? 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稱為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常見于外傷引起的出血、胃腸道出血、婦產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總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發(fā)生的。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學變化首先是失血所致全血應激反應、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組織灌注不良和缺氧,從而引起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tǒng)改變、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釋放和自由基大量產生,進而引起微循環(huán)障礙或衰竭、細胞代謝障礙和能量衰竭,最終導致細胞及亞細胞結構的功能和結構改變、細胞死亡、多器官的功能障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