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卓勝青 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頸部大動脈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可能導致腦供血不足、腦梗等。其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肥胖等。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日常要注意定期檢查、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yī),根據醫(y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1. 疾病原理:頸部大動脈斑塊是由于脂質代謝異常,膽固醇等沉積在動脈內膜,形成粥樣硬化斑塊。 2. 危險因素:高血脂使血液中脂質增多,易沉積;高血壓損傷血管內皮;糖尿病影響代謝;吸煙破壞血管內皮;肥胖增加心血管負擔。 3. 檢查方法:常用超聲檢查,可明確斑塊大小、位置等。 4. 治療藥物:他汀類如阿托伐他汀,穩(wěn)定斑塊;抗血小板藥如阿司匹林,預防血栓;貝特類如非諾貝特,調節(jié)血脂。 5. 日常護理: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適度運動,如散步、慢跑。 頸部大動脈斑塊需要重視,通過綜合治療和護理,可延緩病情進展,降低并發(fā)癥風險。
2024-12-03 10:0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動脈異位? 大動脈異位指圓錐動脈干發(fā)育異常導致主動脈和肺動脈空間位置異常。典型大動脈異位表現為主動脈瓣下肌性圓錐將移位的主動脈瓣與房室瓣膜分開。合并大動脈異位疾病有右心室雙出口、左心室雙出口及解剖矯正性大動脈異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