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能治好嗎
年齡:19 性別:女 起病的急緩:忽然起病 病情描述:11月15日頭暈,右側麻木,不能行走,住院掛藥水:腦苷肌肽、依達拉奉、甘露醇等,12月26日出院,麻木減輕,能行走 你想解決什么問題:左基底節(jié)區(qū)海綿血管瘤能做手術治好嗎 伴隨癥狀: 睡眠:差 大小便:正常 精神:差 飲食:差3kg 診療情況: 左基底節(jié)區(qū)海綿血管瘤出血 生育:否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棟 副主任醫(y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肛腸外科
-
考慮你的情況屬于血管組織病變所致的血管瘤 。 你好,建議你進一步檢查,積極地抗炎,放射,激光等治療。注意休息,忌劇烈運動。
2012-01-05 10: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血管或脈管畸形的治療應根據病損類型,位置及患者的年齡等因素來決定.目前的治療方法有外殼切除,放射治療,激素治療,低溫治療,激光治療,硬化劑注射等.一般采用綜合療法.對嬰幼兒的血管瘤應行觀察,如發(fā)展迅速時,也及時給予一定的干預治療.血管瘤是由大量增生的血管所構成,為常見的軟組織腫瘤.血管和淋巴管屬于同一來源.胚胎早期,原始脈管是一種單純由內皮細胞組成的管狀物,它們在間質中間形成一個致密的網.以后隨著各器官的發(fā)育,原始脈管網逐漸分化成與器官聯(lián)系的許多血管叢和淋巴叢.雖然對于外周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最終形成過程還不甚了解,但根據實驗結果,可以肯定是與脈管內的流量和壓力是有密切關系.在原始階段,動脈,靜脈和淋巴管的結構是沒有區(qū)別的,只有在以后才生成供應血管(動脈)引流血管(靜脈)和淋巴管.血管中層的肌纖維和外膜的結蒂組織,都是從包圍原始內皮細胞的間質中發(fā)育出來的.在分化的過程中上述組織的任何異常都可以形成腫瘤,發(fā)生血管瘤或(和)淋巴管瘤,血管的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大致可以分發(fā),叢壯期,網狀期及管干期三個階段,如在某一個階段的正常發(fā)育過程中發(fā)生障礙或異常,在可出現(xiàn)該階段正常發(fā)育形態(tài)的畸形.治療方法:①手術切除;②冷凍治療;③放射與同位素治療;④硬化劑治療;⑤激光治療;⑥血管瘤銅針療法.
2012-01-09 14:55
1.手術治療:采用外科手術方法將病損組織切除,以達到治療目的.對于獨立且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況下,病損區(qū)血管豐富,血量大,手術時出血量極大,常常引起嚴重的失血性休克,術中需要大量輸入全血,手術難度大,危險程度高.同時,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終止手術,故術后復發(fā)率很高.手術切除部分瘤體后遺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礙.手術費用昂貴,患者難以承受的負擔,面部皮膚毛細血管瘤可結合整容皮膚移植術修復病損區(qū).故手術治療應嚴格掌握適應癥,權衡手術價值,然后方可確定是否選擇手術治療.
2.冷凍治療:此種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療源于60年代(小范圍表淺病損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揮發(fā)造成的強低溫(-96℃),通常狀態(tài)下低于-20℃,將病損區(qū)皮膚,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圍組織冷凝,使其細胞內形成冰晶,并導致細胞破裂,解體,死亡,再經過機體修復過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會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療后常留下嚴重缺損性畸形及功能障礙.由于冷凍操作難控制強度和深度,同時組織對低溫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現(xiàn)治療不徹底.復發(fā)較高,而直接影響療效評價.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損性畸形功能障礙也不是受術者所期待的結果,但如果不出現(xiàn)此類狀況,往往治療無效.
3.放射與同位素治療:其治療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產生的r射線對病損區(qū)組織細胞核進行轟擊到使其中的DNA鏈,RNA鏈斷裂,終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細胞死亡和解體,再通過組織修復過程達到治療目的.臨床上常用的有:淺層X光照射,鈷60局部照射,鍶40膠片外貼,磷32膠體局部注射等.治療后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損傷后萎縮性疤痕,表皮有脫屑現(xiàn)象.對于這種由放射線照射所致的萎縮組織和萎縮性疤痕,專家建議施行手術切除,否則將不能排除其癌變可能.專家們認為治療在血管瘤治療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使用放射療法.
4.硬化劑注射治療:此法源于50年代,枯痔注射療法衍化而來.其原理是:將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體組織中(不能注入血管中),引起無菌性炎癥,腫脹消失后出現(xiàn)局部纖維化反應,使血管瘤,血管腔縮小或閉塞.常用的藥物有:①魚肝油酸鈉;②枯痔靈注射;③明礬注射液;④枯礬黃蓮注射液;⑤碳酸氫鈉注射液;⑥平陽霉素,搏來霉素類;⑦沸水注射療法;⑧尿素注射液.
5.激光治療:利用專業(yè)激光治療設備對血管瘤組織進行凝固,并達到治療血管瘤目的.但激光治療深度一般控制在表層皮膚0.2~0.4mm以內,超過0.4mm即產生明顯疤痕,故對淺表性毛細血管瘤有一定效果,對深層血管瘤易引發(fā)出血及疤痕畸形.另有光敏激光療法(又稱光動力激光療法),是先將光敏劑注入患者血管中,然后用黑光燈或長波段激光照射血管瘤區(qū)域.光敏劑激活后產生光化學反應并導致血管瘤部血管內膜及間質出現(xiàn)光性過程,使血管管腔閉塞,以達到治療目的.但此療法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嚴格,否則將出現(xiàn)嚴重的光敏性內炎,纖維組織病后光敏性視網膜炎.
,6.介入治療:是指在“X”導引下將動靜脈導管導入血管瘤部位,然后將栓塞劑注入瘤體,讓其產生無菌性炎癥,以期達到使瘤體血管閉塞作用.常用于內臟血管瘤如肝血管瘤.對于軀干及肢體深部血管瘤,往往因為注入劑量,劑型限制,以及血管瘤特征限制而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使用時應嚴格控制適應征和避免栓塞劑流入其它器官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