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娜 醫(yī)師
山東省中醫(y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腫瘤長在血管三壓處且飯量減少,可能與腫瘤壓迫、消化功能受影響、心理因素、營養(yǎng)代謝紊亂、治療副作用等有關。 1.腫瘤壓迫:腫瘤壓迫血管和周圍組織,影響血液循環(huán)和器官功能,導致消化功能減弱,飯量減少。 2.消化功能受影響:腫瘤可能干擾胃腸道的正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心理因素:患者對疾病的擔憂和恐懼,可能引起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而影響食欲。 4.營養(yǎng)代謝紊亂:腫瘤細胞的快速生長消耗大量營養(yǎng),導致身體代謝失衡,影響食欲。 5.治療副作用:如放化療等治療手段可能帶來惡心、嘔吐、乏力等副作用,影響進食。 對于這種情況,需要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和支持措施,如調整飲食結構、進行心理疏導、對癥治療副作用等,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2024-11-12 00:0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nèi)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腫瘤? 腫瘤(cancinoma)是機體組織細胞在內(nèi)外有害因素的長期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發(fā)生過度增生及異常分化而成的新生物,在臨床上常以腫塊的形式出現(xiàn)。一旦腫瘤形成,尤為惡性腫瘤,其生長為自主性,腫瘤通過細胞分裂遺傳給子代,生長相對不受機體限制,生長旺盛,且具有侵襲性和轉移性,對機體造成危害。由于失控后細胞代謝異常,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使其具有各種異常的形態(tài)。然而,身體上出現(xiàn)的腫塊不一定都是腫瘤,因為炎癥、畸形、內(nèi)分泌改變等也可以導致腫塊出現(xiàn),而有些惡性腫瘤如白血病也可不以腫塊的形式出現(xiàn)。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