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的出現,讓好多女性特別苦惱,它在來月經的時候會嚴重的影響到女性的生活及工作,而且對身體的危害也比較嚴重,我們要重視調理的方法。
痛經中藥調理
1、化膜湯:生蒲黃10克(包煎)、血竭末6克、延胡索15克、炙甘草5克,經前2天煎服。用于實證痛經有瘀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膜樣痛經等。:
2、生姜紅糖:生姜、紅糖各15克(或加山植12克),經前2天或痛時立即煎服。
3、嗅聞法:川烏、草烏、蓽菝、良姜等量研末,搐入鼻孔則痛止。經前5-6天搐人鼻孔嗅聞,每日3次,痛止停藥。
痛經調理
1、注意保暖。有許多會痛經的女性朋友多是因為子宮為寒性,在平時就要特別注意保暖。夏天坐在空調房的時候,要披一件長袖外套,保護身體不受涼。
2、少吃生冷食物。跟腸胃怕冷一樣,經常吃冷飲,也會對子宮造成傷害,因此千萬不要貪吃冰淇淋,貪喝冰飲。而性寒的食物,如苦瓜、西瓜、馬齒莧等,對于有上火癥狀的人來說,可以敗火、清熱解毒,但是對于經期前后的女性朋友來說,在這個特殊時期應當盡量少食,以免經血淤積體內,造成疼痛難忍。
3、多食用溫性的食物。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經期前后喝紅糖姜茶,喝下去之后不僅全身舒服,子宮也得到了溫暖,有利于經血順暢流出。
4、注意補血。經血的流失會讓一些女性出現貧血,其中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因此在來潮之前,多吃一些富含鐵元素的食品,如動物的肝臟、櫻桃、牡蠣。鐵是人體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補充適量的鐵幫助促進血液的生成,避免經期出現貧血的癥狀。
5、平時注意鍛煉身體,來潮前后也不例外。因為害怕運動加劇痛經癥狀的想法是錯誤的,靜養(yǎng)反而會不利于經血排出。經期前、中時間段內應當適當活動一下,只要多走走路就行,強度適中,又能使血流暢通。
6、如果疼痛實在是很厲害,可以適當地使用解痙鎮(zhèn)痛的藥物。不要強迫自己忍耐疼痛,其實這樣對身體沒有好處,還嚴重影響了生活和工作的質量。
7、除了身體上的調理之外,也同樣要注意對心理的調節(jié)。精神過度緊張,情緒焦慮急躁,都是容易誘發(fā)或加重痛經的因素。要正確認識痛經發(fā)生的原因,學會調適自己的情緒。
8、如果曾經有過其他的婦科疾病,建議去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婦科檢查,排除是否疾病發(fā)作,然后進行相關的針對性治療。
痛經治療偏方
1、姜艾薏苡仁粥
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2、益母草香附湯
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雞肉250克,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飲湯,食雞肉。適用于痛經,并能光艷皮膚。
3、山楂桂枝紅糖湯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于婦女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者。
4、姜棗紅糖水
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責任編輯:王春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