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1、白帶增多:肌壁間肌瘤使子宮腔面積增大,內膜腺體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帶增多。若為黏膜下肌瘤,其表面容易感染、壞死,產生大量的膿血性分泌物,伴有臭味。這是常見的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
2、排尿、排便異常:肌瘤較大或生長在子宮頸、闊韌帶等處,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可出現擠壓盆腔鄰近臟器的臨床癥狀。如大便秘結、小便頻數、殘余尿增多、輸尿管移位、腎盂積水等。
3、月經改變:當肌瘤使子宮腔變大,子宮內膜面積增大,子宮收縮不良或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或黏膜下肌瘤,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均可為經期延長,月經過多,治療不及時可致貧血。
4、腹部腫塊:當腫物較大或增長過快時,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往往于小腹正中可摸到包塊,質地較硬,尤其清晨膀胱充盈時更易摸到。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廣醫(yī)三院3.8婦女節(jié)特別策劃|聽“她”說:我是女性,更是醫(yī)者
女性如何輕松調理“宮寒”癥狀?著名婦科主任對此作出了回應
宮頸癌患者懷孕生育要注意什么?
體檢發(fā)現乳房結節(jié)怎么辦?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fā)生于 35~50歲。據資料統(tǒng)計,35歲以上婦女約20%發(fā)生子宮肌瘤,但多數患者因肌瘤小、無癥……詳細>>
子宮肌瘤的癥狀及輕重主要取決於肌瘤的部位、大小、數目及並發(fā)癥。有的肌瘤小、生長緩慢,無癥狀終生未被發(fā)現。由於近年來B超的廣泛應用,許多患……詳細>>
肌壁間肌瘤使宮腔面積增大,內膜分泌增加,并伴有盆腔充血導致白帶增多;子宮粘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膿性白帶。若肌瘤發(fā)生潰瘍、壞死、出血……詳細>>
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有很多種,比如陰道的病理性出血,便秘等。如果任其發(fā)展,還會引發(fā)局部的蒂扭轉,產生腹部的疼痛不適等。為了讓廣大女性朋友更……詳細>>